为深化2024级本科生专业认知深度,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2025年4月10日,威廉体育williamhill于启航多功能厅组织召开2024级本科生专业认知与指导宣讲会。会议由威廉体育williamhill副院长王辉主持,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六个专业教师参会并作报告,通过系统性专业解读与深度互动交流,为学子们描绘专业发展蓝图与人才培养路径。

宣讲会上,王辉首先系统介绍了学院学科和专业的建设现状、发展规划及育人战略。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领域工程硕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六个专业。其中,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专业获批新工科专业。

随后,各专业教师对本专业展开深度解析:
自动化专业课程群负责人张兰勇以"融合交叉,相互促进"为主题展开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专业发展沿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及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立足新工科建设背景,他提出将新兴技术映射并贯通至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育人体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师魏延辉通过历史沿革与师资矩阵展示,全方位呈现本专业"立足国防、服务国防"的办学宗旨,并系统讲述了历史沿革及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始终以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工业战略需求为发展导向,开展海洋智能仪器、导航技术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张敬南基于"电气+"人才培养战略框架,系统阐释了该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课程体系架构及专业演进历程等建设成果。作为本校唯一强电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持续为能源电力等国家战略支柱型产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师王宇超立足学科前沿,融合科研创新与专业建设特色案例,系统讲述该专业在国家战略中的支柱地位、军民融合领域的广阔前景及前沿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专业发展前景、职业前景、专业建设及未来发展思路。依托校企联合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实战平台和湖海外场试验的历练机会。

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师原新以“强化工具,重在实践”为核心介绍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国际合作与交流、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育人环节。通过呈现智能装配机器人研发项目、数字孪生船关键技术等机器人方向创新成果,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机器人工程专业立足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秉承特色化办学路径,强调跨学科融合创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协同的育人体系。

人工智能专业教师邢向磊以DeepSeek大模型为切入点,结合人工智能在科研攻关与民生服务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向学生系统阐释了该专业的学科发展前景、师资配置优势及核心研究方向。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学科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核心课程体系与专业发展方向展开深度研讨。专业教师立足学科发展前沿,以科研创新动态和行业人才需求为双重视角进行剖析,特别强调数理思维培养与跨学科能力建构的重要性。通过这场零距离对话,2024级本科生对威廉体育williamhill六个专业领域有了深刻认知,为其即将开展的专业分流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本次宣讲会深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体系建设,通过搭建师生对话平台,精准破解新生"专业认知模糊""专业选择困惑"等共性问题,多维赋能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为构建"厚基础、强交叉、重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 | 于鑫 刘霄洋
责编 | 胡羽坤 赖海涛
审核 | 王辉